缘由

最近在捣鼓SSH,避免不了得用Vim去做一些文件编辑,所以就有了这篇记录。

起步

首先,要使用任何命令式的功能,像保存save或者退出exit,你都先得输入一个冒号:。保存是 :w 而退出是 :q。如果你想不保存文件就退出,那么就要使用强制退出命令 :q!Vim 中非常棒的一点是你不需要分开输入各个命令,换言之,如果你想保存然后退出,你就可以直接使用 :wq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GA = Google Analytics,俗称谷歌分析或者谷歌统计,企业级的网站分析服务。

为了能够系统的介绍GA及其使用,所以我决定先从最基础的开始。不过,想要学习GA,需要有一定的前端基础和动手能力,如果都具备了,就准备开车了。开车前,要准备谷歌帐号,用来登录Google Analytics,如果没有请自己动手注册。以下内容,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了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使用putty或类似的SSH工具登陆VPS或服务器

登陆后运行:

screen -S lnmp

如果提示screen: command not found

可以执行:

yum install screen

apt-get install screen
screen -S wdcp
wget http://dl.wdlinux.cn/lanmp_laster.tar.gz
tar zxvf lanmp_laster.tar.gz
sh lanmp.sh

等到安装成功之后 在浏览器输入你的 IP:8080 就可以登录后台了,默认的登录用户名:admin,密码:wdlinux.cn。最好修改登陆端口和密码。

非插件

首先下载最新开发版本的TYPECHO,然后,在config.inc.php自定义如下:

/** 自定义gravatar url前缀 */
define('__TYPECHO_GRAVATAR_PREFIX__', 'https://secure.gravatar.com/avatar/');

头像缓存插件

GravatarCache.2.0.0:开启后去对应的地方建头像缓存目录,属性777。

真正的问题是什么?

CSS即层叠样式表,所以一层一层覆盖其实是其本质特征。真正的问题在于维护,许多人认为CSS仅是样式,不是代码,无需维护,所以任意书写,只要将自己需要的样式的优先级设为最高即可,才导致了深层级CSS的出现,因为每次添加一个样式就必须比以前的优先级高才能在页面看到。深层级不仅造成维护性降低,可读性也是一个问题,人不是机器,无法很优雅的按优先级阅读,所以很难确认一个样式用于哪里,其实还存在许多的冗余样式,在任何地方都被覆盖的样式。这样的代码在扩展性上,一开始反而是有优势的,因为添加一个新class,无需担心影响其他地方,但慢慢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,页面增多,需要复制样式的地方也越来越多,它们之间又存在微小的差异,设计的更改,需求的变化,这一切都会将这种快餐式的CSS推进柏油坑。因为难以维护,所以无法响应需求,所以无法复用,只能复制,恶性循环。

正如上面所说的,问题在于可读性、维护性、扩展性、复用性这几个方面。所以只要提高它们就能解决问题, 虽然这么说,也不是如此简单的。先来谈谈在CSS中,这些概念都有着怎样的意义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修改端口

执行命令,编辑配置文件sshd_config

vi /etc/ssh/sshd_config

修改完之后保存:w,退出:q,重启即可。

修改密码

执行命令

passwd

好久不见,博客荒废了好久!很佩服那些能坚持写博客的,总是有好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写。

为啥突然用typecho呢,是因为买了一个性能一般的搬瓦工vps(其实当时目的就是为了翻墙),要是还用WordPress,估计就废了。还有就是看到typecho竟然有更新了,距离上一次大的更新,那可是好久的事了,所以typecho,好久不见!

以前没有折腾过vps,现在自己一点一点的折腾,还真有点受不了,虽然有一键安装lamp或者lnmp,可是实际操作中还是各种卡壳!不过,既然现在已经看到这个博客了,说明最后的结果还是不错的…

之前的文章,不打算再要了,反正也是陈年往事不值得再拿来一看!以后还是希望能保留点东西在博客上面,起码得对得起这些折腾啊!不过,博客到底要放什么东西呢,我还是在纠结中!

老的朋友看到了还请留言了:)